曾经的“风口” O2O 在经历了几轮资本寒冬之后变成了大多数人口中的“伪命题”。短短不过一年多时间,大量平台或倒闭或转型,平安度过寒冬的玩家仅剩不多,细分领域的玩家依然在坚守,比如——校园电商及O2O。
这个细分领域在2015年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创业公司大量入局,风投机构不断注资,59store、小麦公社、俺来也、夜购、8天在线、宅米等平台曾在短时间内相继宣布融资,部分团队获得了几千万甚至过亿的资金加持。
但一年多后,随着博湃养车等明星企业出现在死亡名单上,O2O市场出现一轮倒闭潮,校园电商领域也不时传出坏消息:去年5月,宅米被曝出裁员减薪;今年年初,59store 也传出“大肆开除员工和资金链断裂”的消息;59store CEO在此后的采访中否认资金链断裂,但承认确实“走了弯路”。
烧钱扩张拉流量的方式已难以为继,良性的变现盈利能力成了本质问题。“正路”在何方?
俺来也创始人兼CEO孙绍瑞日前接受钛媒体采访,他给出的回答是:创办一所“O2O大学”——从起家的电商领域向社交、金融、招聘等各领域跨界延伸,成为一款能聚合校园大学生的产品。“办学”的钱暂时由已经盈利的电商业务来掏,而校园社交成了维系这所“大学”的关键。
补贴无法养大O2O
在商业模式上,2014年兴起的一大批校园电商O2O们似乎并不拥有新故事:它们大多与商家直接合作,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低价进货;在宿舍区开店建仓,依靠校园学生代理,学生下订单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给学生送去产品。
模式简单明了,能否顺利起步的关键在于“进货”与“送货”两端。
关于商品配送,俺来也的思路是学生众包——学生自己担当类似于快递员的角色,由学生来服务其它同学,即“众包”服务。平台承诺商品在29分钟内送达。
而在另外一端,据孙绍瑞介绍,俺来也在校园零售业务和已经400家品牌商实现合作,并且这些合作是具有排它性的。孙绍瑞称:“比起从批发商处进货,俺来也明显具备价格优势。足够覆盖众包物流费、仓储物流以及运营成本。而其他人想做校园电商生意,必须从我这儿进货,从批发市场进货,毛利就低很多。”
与许多只做校园微商的竞争者不同,俺来也自建仓储。孙绍瑞认为,O2O行业线上线下都要抓在手里,线下节点必须自己建设,仅靠打折补贴走流量的方式难以持续。
他向钛媒体展示了最新一份“成绩单”——直营的分仓已经覆盖全国40个城市,全国覆盖高校1000+所,注册筋斗云快递员12万名,土地公(学生店主)人数2.8万名,每天的O2O订单量是30万单。
据悉,俺来也已经实现盈利,80%的收入来自校园商超业务。
怎样办一所“O2O大学”?
校园商超虽然为俺来也带来了现金流,但局限同样明显。最直观的一点是,学生一放假,客流就难以保证了。
孙绍瑞的对策是吸引品牌商入驻,建立品牌馆——校园版的天猫商城。与适合学生市场的品牌商合作,为学生提供化妆品、服装、硬件等购买服务,而物流仓储由品牌商自己承担。
在品牌馆业务上,俺来也已经成为300多个品牌商校园独家代理。
品牌商们之所以愿意与俺来也合作,很大程度上源于孙绍瑞的另一个身份——梵谋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这是一个拥有600多所高校媒体资源的高校媒体运营商,品牌商们想借此推进校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