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身黄衣、满街飞驰的外卖小哥也早已是我们熟悉的城市风景线。
然而,大家可能想象不到的是,看上去简简单单一份外卖,背后其实也有很多黑科技。
以国内最大的外卖O2O平台美团外卖为例,从用户下单到餐送到用户面前,平均送达时间为32分钟。
“32分钟送达”“送啥都快”,背后的功臣则是大数据、人功能只能支撑的美团外卖超强智能配送系统。
美团外卖的智能配送系统,不仅考虑到用户、商户体验,综合判定出配送最优的方案,也能够让骑士始终保持在高效运转状态。智能化系统的全部优势正在每一次订单中得到释放。
智能大脑帮你送外卖
并不是所有的订单都像这单一样顺利。美团外卖配送员罗丁,在顾客下单23分钟后,将一份排骨、一份手撕包菜送到望京西园323号楼,顾客接过外卖,随口说了一句:“不错,还挺快!”
这是2016年5月24日中午11点30分,罗丁还没来的及擦去额头的汗水,他的骑手app上又响起了清脆的女声:你有新的订单,请注意处理。
这个订单的商家位于旺角广场。对于罗丁来说,自己能确定几分钟能赶到餐厅,能估算多长时间送到顾客家中,但是因为厨师做饭速度不同,店里客流量在变化,想把控餐厅的备餐速度,却并非易事。
罗丁并不担心此事。美团外卖智能系统给罗丁手机发出提示中,包括了这份餐还需要多久可以做好,甚至系统还为他规划了路线。比如出餐时间较慢,系统则会规划罗丁先去送更快的一单;如果出餐时间较快,则提醒罗定到达餐厅后,很快就能取餐出发。
美团外卖过往每一单,每间餐厅每道菜的出餐时间,在数据系统里都有记录,并汇聚成大数据,餐厅的出餐时间就来自于美团外卖智能配送系统对这些数据的全自动精准计算。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的出餐时间,能做到比餐厅服务员人为预估的更准确。
十分钟,正是罗丁从这里赶到商家的时间。罗丁知道,在他收到这个新订单消息之前,美团后台的服务器已经订单信息推送到了商家的便携式打印机上。这台机器只有POS机大小,自带液晶屏幕。服务员动作娴熟地扯下印有菜品详情的小票,交给厨房备餐。
上亿次计算实现实时优化
美团外卖骑手罗丁深知速度对于外卖配送的重要性。因此,他停好电瓶车,步履急促,甚至来不及和他迎面而来的身着黄色制服的同事打招呼。
在并排摆放的包裹好的外卖中,商家挑出罗丁报出的外卖单号,罗丁仔细地核实订单后,一转身就迈出了这个餐厅。
在从事配送业务之前,罗丁并没有想到外卖配送背后,竟有如此先进的技术支持。
在顾客下单的毫秒之间,美团总部的智能配送系统即刻收集了餐厅附近100多名配送员实际位置和骑行方向。系统根据骑手们现有订单的目的地和餐厅出餐速度,计算出他是最合适的取餐人选。
罗丁接单后,用户手机上出现了罗丁的照片、手机号码和历史评价,他的位置在地图上变成一个不断移动的小点,罗丁的运动轨迹就在顾客的视线之内。
智能配送外卖系统融合大量的先进技术,一次订单的分配,需要在大量参数基础上进行复杂计算。从数据中心,到云计算、云存储平台,再到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大数据的应用等,一次订单的分配往往需要进行上亿次的计算。前不久,美团外卖的总订单量突破了每天430万单,如何在出餐集中的几小时内为430万次配送找到最优路线,这是个世界级的技术挑战。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美团外卖建立了一套模拟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反复重演、推导和预测整个外卖流程。整个外卖流程的优化,流程和业务升级,可以直接在模拟系统中验证可行性。这样,业务每天都可以不断优化。
细节技术保证灵活操作
如同一个普通人对这些技术的理解一样,这些对于罗丁来说,显得太过深奥。罗丁要做的,是保障每份外卖能快速安全地送到顾客手中。
公路上公交车尾部掀起的热浪让罗丁有些不适。他刻意放慢了速度以确保拉开和公交车的距离。在十字路口,罗丁一定会等待绿灯亮后通过。
此时,在他在送餐的途中,系统又派来五个顺路的订单。取餐的餐厅集中的同一商圈,配送目的地也在同一栋写字楼内。2016年3月份,美团外卖从抢单改为派单,实现了实时并单,大大提高了骑手的配送效率。
同时,配送系统也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罗丁说,有时候遇到配送时间无法保证的特殊情况时,为确保顾客的体验,他会选择转单。这样,附近顺路的骑手可以接收到转单信息,每人每天有三次转单机会。
在美团外卖办公室内,一排排大屏幕的电脑上不停闪动着实时数据,曲线不停变动。外卖骑手为代表的红点,在地图上不停移动。美团外卖的分析师们,正时刻监控着运力、订单情况。此时,在后台的屏幕上,代表罗丁的红点显示为停止配送。从上午10点到下午2时,罗丁送了8份外卖。休息两小时后,他将又开始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