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数年的“野蛮生长”阶段之后,外卖O2O平台仅靠烧钱补贴就能获取用户和提高单量的时代已经过去。然而,中国消费者必然会走过图快图便宜的阶段,进入“品质时代”。如今,外卖市场已经被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小巨头分食。当面向C端消费者的入口几近饱和后,B端市场迎来了春天。当个人用户被补贴和免费教育的差不多的时候,外卖平台开始玩起了新花样。
消费市场几近饱和
随着百度外卖完成分拆、美团点评合并、饿了么完成多轮融资,面向个人用户的外卖市场份额已经几乎被这几家包揽。
2014年初,腾讯战略投资了大众点评,且视其为O2O领域的核心布局之一。2015年10月大众点评和美团宣布合并后的一个月,阿里抛售了近10亿元美团点评的股权,随后2016年1月,腾讯向合并后的实体再注入了10亿美元。
另一边,百度在2014年就开始低调布局O2O,这从其在2014年初全资收购糯米可窥见一斑。并在2014年5月上线了百度外卖,2015年7月完成分拆。在投资策略上,百度决定未来三年投资200亿现金支持百度糯米,成为互联网巨头在O2O业务上最大的单笔投资。
饿了么方面,知情人士早前曾证实,饿了么获得阿里巴巴12.5亿美元的投资意向,不过,交易最终达成可能会在春节以后。而前不久又有传闻称,饿了么将并入口碑,随后被饿了么官方证实只是业务上达成合作。若饿了么最终加入,或将补齐阿里在外卖业务上的短板。
外卖巨头加码B端业务
当个人用户被补贴和免费教育的差不多的时候,外卖平台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供同城即时物流配送、食材供应等服务;另一种是搭建面向企业商户的系统。
有数据显示,餐饮业市场食材采购规模达8000亿元人民币,与互联网餐饮外卖交易的457亿元人民币(2015年)相比,食材采购市场显得不可忽视。在这一领域,除了已有的美菜、链农这样的运营平台之外,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平台也开始发力。
饿了么CIO信景波表示,食材从生产端、渠道、流通环节、分销到最后走上餐桌的整个流程非常复杂,相对于传统大型餐厅来说,中小型的餐厅有更多痛点,比如品类多但量小,有菜平台可以帮助这部分商家简化中间渠道,从而促进商家更加专注外卖的用户体验和菜品。
另一边,美团的toB业务已经悄然上线。据了解,美团旗下名为“快驴”的商家后台系统可为美团外卖商家提供财务对账、商品管理等服务,其中“快驴进货”为美团外卖平台商家提供食材、一次性用品、酒水饮料等进货服务。
其实,美团点评在合并之后就开始延伸自己的B端业务。去年底美团点评推出商企通用于拓展企业用户市场,帮助企业进行商务餐饮娱乐消费的预算管控、成本控制,实现财务透明和简化员工报销流程等。有分析认为,外卖平台之间的战火也将蔓延至B端。
创业公司转战企业市场
C端市场白热化的竞争,也让一些无力于继续跟进补贴、并且看到企业市场潜力的外卖平台开始专注于B端市场。
2016年2月,外卖O2O平台生活半径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全新官网正式上线,原有toC的外卖订单入口关闭,全力toB,战略聚焦于短距离即时配送。“依托直营模式,提供专业短距离即时配送服务。旨在帮助本地商户、行业伙伴完成O2O服务的闭环。”
再加上彼时的外卖市场进入到胶着的补贴大战,虽然C端市场特点是高频和刚需,但用户对于各大外卖平台的态度基本上是“哪家便宜用哪家”,用户粘性很难形成。于是美餐网将企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
美餐网早期投资者王啸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在中国toB的项目不是很多。“国内的投资机构很多喜欢跟风,例如一旦出现O2O热就会蜂拥而至。而一些toB的项目业务形态还不错,但因为市场不成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投。”
不过在未来toB的项目会慢慢多起来,例如在美国toB的项目已经占到三分之二的比例。而这种现象在O2O行业已经有所体现。
小猪创梦CMS分析认为,企业消费市场的想象空间正在蓄势待发,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像新美大那样的百亿美元市值规模的公司。因为在创业大潮下,这样的平台也是所有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入口,这或许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万亿级别的红利市场。